导入数据...
  
潘忠伟副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4月21日
  查看:3458
  来源:

image.png

  潘忠伟,男,1979年生于浙江景宁,汉族。1996年8月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2000年7月毕业,获经济学学士;之后在深圳富士康企业集团鸿海事业群工作;2001年8月至2004年7月,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指导教师为宋小庆副教授,2004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近代语词“进步”的生成史及其话语特征》;毕业后在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工作,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审核工作和“珠三角”外来农民工社会支持资源调查研究;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指导教师为王葆玹教授,2008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周易正义>研究》。毕业后在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后改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参加蔡方鹿教授主持的“中国哲学与文化”科研创新团队。2019年7月,到川师大哲学所工作,现为副教授,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为:四川中国哲学史学会副秘书长。

 

出版著作

1.《北朝经学史》,独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发表主要论文(时间序)

1.“从《周易正义》看贵无、崇有、独化三说之融合——试论孔颖达学派与魏晋玄学的关系”,《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引);

2.“《五经正义》与北朝经学传统”,《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3.“唐初《礼记》地位的提升与北朝礼学传统”,《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3期;

4.“北魏前期汉化的渊源——对陈寅恪旧说的补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1期

年第4期;

5.“中国儒学经学著述形式的转变——关于义疏体裁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5期;

6.“‘中心’ 和‘边缘’ 的迭代—— 经学史研究散论”,《中国社科报》2013年7月4日;

7.“漫谈日本文官体系中的‘学缘’关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6期;

8.“国外的月亮——美国高中的两副面孔(上)(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22期、2014年第1期;

9.“从东晋朝政看《孝经》郑注地位上升的缘由”,《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10.“《五经正义》修撰情境之分析——以人事和政治为中心”,《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16年12月第十六辑。

11.“‘焚书坑儒’中的学术史寓言——‘瓜冬有实’解读”,《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会议论文集),2017年5月;        


获奖

1.《北朝经学史》(著作,独著)在2017年获四川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政府奖);

2.“《五经正义》与北朝经学传统”(论文,独撰)在2011年获四川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省社科联)。

 

承担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周易正义》研究”(主持,已完成,良好)。

2. 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朝经学史》”(主持,已完成,良好)。

3. 省政府调研项目2018年“建立县级政府地方债的评级打分制度”(已完成,优秀)。

 

教学

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哲学史》(省级精品课程)、《华夏文明与生存之道》(新开设)等;

研究生:《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研究》、《先秦诸子与儒家经学》、《两汉及晚清今文经学》等。

 

荣 誉

被评为2014-2015年度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新秀奖。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