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毕业生党员党性修养,引导和激励广大毕业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走上新的学习和工作岗位,哲学所学生支部于2021年6月启动了“不负母校培养 赓续精神血脉”的专题培训活动。
培训前期包括了党史学习、党性培育、宗旨践行等课程。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届毕业生党员积极投身“学党史,强信念,担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参加党史理论研讨与知识竞赛深刻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格,实现从学史明理到爱党爱国的境界提升。在党性培育课程中,通过在党员意识、党纪党规、先锋模范等方面的学习,毕业生党员提升了理论储备,加强了党性修养。在宗旨践行课程中,毕业生党员通过实践分享、主讲党课等形式办实事、开新局,为今后在新的岗位做出更大贡献打下基础。
为了总结毕业生党员培训教育的成果,6月16日上午9时30分,哲学学院召开了毕业生党员代表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由哲学所学生支部书记刘国云主持,学院主要领导雷勇教授和学科点负责人吴书林教授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首先重温了入党誓词,由刘国云书记领誓。引导毕业生党员牢记入党誓词,坚定初心使命。其后,座谈会分为三个环节展开。
在第一个环节,毕业生党员总结自己三年学习的经历,从党员身份角度向组织现场做了一次思想汇报。黄梦瑶、刘霞等同志从“身份转变”的角度汇报了自身责任感的提升。龙飞、吴青值和刘祺等同志则结合入党经历,汇报自己在四川师范大学学习过程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锤炼理论修养。
在第二个环节,毕业生党员对支部、对学院提建议。党员代表就加强党史学习深度、“党史与学科”“自学与群学”相结合以及充分调动党员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第三个环节由雷勇教授和吴书林教授进行了毕业生党员培训总结。雷勇教授强调毕业生党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牢记身份使命。首先,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应该思想上入党。党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深入理解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其次,毕业生党员应该明确党员和普通群众身份之间的差别,立足新的工作岗位的同时,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发挥自身的先锋带头作用。最后,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本领,不断践行党的宗旨,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有机融合。吴书林教授也向毕业生党员同志表达了三点期望。第一点是应该坚定政治立场、加强理论学习;第二点是专研业务能力、发挥先锋作用;第三点是为家庭幸福、工作有成与国家发展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刘国云书记在最后的总结中也希望各位党员能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彰显学校学院与总支支部的风采,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负学校期待。

此次毕业生党员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党性的教育,更承载了学校和哲学所学生支部对毕业生的殷切祝愿和希望。毕业生党员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将时刻牢记母校教诲,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立足自身岗位,发挥自身价值。
撰稿:万梅
供图:张淤波
审订:刘国云
编辑: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