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李慧子助理研究员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2月22日
  查看:2488
  来源:

image.png

 

李慧子,河北唐山人,哲学博士,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曾任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院访问教授、讲师、美国卫斯理大学东亚研究院访问学者、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处网络信息部负责人。致力于儒家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孔子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刊物独立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承担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一、学术经历

2022.05—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助理研究员(成都)

2020.04—2023.02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与东洋哲学院讲师(首尔)

2017.03—2020.02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与东洋哲学院访问教授(首尔)

2016.03—2017.02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处网络信息部负责人(北京)

2014.09—2015.07 美国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东亚研究院访问学者(Middletown, Connecticut)

2011.9—2015.12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济南)

 

二、发表学术论文

1.李慧子:《孟子思想中民心与民意的差异——探究孟子民本思想的深层意涵》,《孔子研究》,2024年第1期。(CSSCI)

2.李慧子:《儒学重情还是重心——省思生活儒学的情感观念》,《国学论衡》,2023年第1辑。(CSSCI集刊)

3.李慧子:《戴震与荀子心性论的差异》,《孔学堂》,2022年第3期。(CSSCI扩)

4.李慧子:《戴震与荀子、朱子心性论之差异——兼评戴震“宋儒立说实同于荀子”说》,《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5.李慧子:《戴震对孟荀人性论的比较与统合》,《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6.李慧子:《戴震论心与理、欲、情的关系》,《齐鲁学刊》2021年第6期。(CSSCI扩)

7.李慧子:《孟子论“忧”与“安”》,《当代儒学》第19辑,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8.李慧子:《“性未善”与“成性之教”:董仲舒论人性与教化》,《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9. 李慧子:《董仲舒对孟荀思想的统合》,《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10. 李慧子:《董仲舒“五常之道”的建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11. 李慧子:《戴震对孟子两层人性论的阐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12.李慧子:《王夫之知行论视阈下之良能何以可能》,《船山学刊》2019年第2期。

13.李慧子:《先秦社会转型与孔孟荀仁学思想的嬗变》,收录于《尼山铎声——新仁学与儒学创新专题》,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14. 李慧子:《中国哲学课何以在哈佛大学广受好评》,《国际儒学论丛》2016年第1期。

15. 李慧子:《政治哲学视域中的音乐问题——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音乐思想比较研究》,《东岳论丛》2015年第1期。(CSSCI)本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5期观点摘要收录,题目为《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音乐思想的哲学意义》。

16. 李慧子:《儒家伦理学对西方伦理学的挑战——评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5期。(CSSCI)

17. 李慧子:《法与义之争:亚里士多德与荀子法律思想比较研究》,《管子学刊》2014年第2期(CSSCI扩)

18. 李慧子:《基于人性的礼乐建构——荀子人性论再研究》,《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9.[美]安乐哲著、李慧子译:《儒家的角色伦理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对个体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东岳论丛》2013年第6期,第5-16页。(CSSCI)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20. 李慧子:《第一届尼山新儒学论坛述评》,《哲学动态》2013年第3期。(CSSCI)

21. 李慧子:《生活儒学与当代生活——评黄玉顺先生著<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CSSCI)

22. 李慧子:《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悲剧“卡塔西斯”》,《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3. 李慧子:《“动态地理论”及其对文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4. 李慧子:《勃拉班修之死》,《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5.李慧子:《身份认同的困境:解读奥赛罗的悲剧》,《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三、承担课题

2023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戴震与朱子心性论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SCJJ23ND119。

 

四、主讲课程

专业必修课《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概论》

通识选修课《中国古代哲学与艺术》 

 

五、参加培训

2022年7—8月,参加四川省高校第30届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取得结业证书,并获得优秀示范课学员、优秀通讯员证书。

2014年8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首届思勉人文跨学科暑期学校,取得结业证书。

2012年7-8月,在北京大学参加第六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取得结业证书。

2012年2月,在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参加第二届“青年学者东亚儒学研习营暨学术研讨会”,取得结业证书。

2010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参加教育部2010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哲学),取得结业证书,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2009年7月,在复旦大学参加第三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取得结业证书。

 

六、获奖与荣誉

四川省高校第30届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岗前)培训优秀示范课学员(2022)、优秀通讯员(2022)

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4)

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2013—2014)

山东大学华藏奖学金(2012—2013)

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2012—2013)

教育部2010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哲学)优秀学员称号(2010.8)

 

七、公益活动

日新读书会(2022.9—)指导教师

国学小课堂公益在线课程创办人与主讲人(2020.7—)

成均辅仁读书会创办人与召集人(2020.7—2.2023.2)


【编辑:哲学学院】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