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上午10点,由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外国哲学学科建设系列讲座现象学工作坊系列活动第一场顺利举行。讲座由四川师范大学周振权老师主讲,主题是“爱的现象与伦理主体的构成——对胡塞尔后期情感现象学的一项考察”,由哲学学院的彭腾跃老师主持,评议人为四川大学唐章梅老师、四川大学岳富林老师、哲学学院王鹏老师、西南民族大学李磊老师、西南民族大学许鹏老师。
讲座内容主要探究一个问题:爱究竟是什么样一种体验?

周老师首先列举了当代分析哲学对爱情体验的分析,如,单元论、联合论、强烈关心论、评价论、赋予论、理由论等理论,然而这些理论都被反对者指出并没有说清楚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接着周老师过渡到了现象学方法,把爱作为第一人称体验的现象学刻画。并对爱的意向性分析——伦理主体的构成。
最后周老师提出,爱是一种意志决定,爱的现象及其意向相关项对伦理人格主体的构成方面具有基础作用,并为人格主体的绝对价值提供了说明。
讲座结束后,岳老师与许老师、李老师、唐老师、周老师、彭老师一起探讨了“胡塞尔后期尽管走向了爱的伦理学,但爱是胡塞尔伦理学的基础吗?”“爱对伦理的构建它区别于理性的地方在那里?”“胡塞尔前后期的伦理学立场发生了转变吗?”等问题。
撰稿:陈 超
初审:高欣颀
复审:周振权 张 生
终审:雷 勇 杨颖育
编辑: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