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术讲座】钱捷:从可构想性论证到泛心论:一种超绝发生学的视角
时间:2023-10-23 15:14:25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查看:355


2023年9月12日19时,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学科建设系列讲座之《为从可构想性论证到泛心论:一种超绝发生学的视角》在嘤鸣园209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钱捷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李慧子老师主持本次讲座。四川大学哲学系岳富林老师、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周振权老师、彭腾跃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评议。哲学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本次讲座。

image.png 

讲座伊始,主持人李慧子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钱捷教授的学术经历、哲学知识储备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同学们对钱教授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钱捷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知识背景为心灵哲学领域,接着由浅入深,从简单问题与困难问题的区别引入了查尔莫斯关于心灵性质的论证,并通过举例莱布尼茨的假设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得出了机械方法或者说物理主义无法真正解释心灵的结论。

紧接着钱教授介绍了作为一个弱自然主义二元论者的查尔莫斯的“无灵人”的假设,并根据该假设借助的可构想(性)论证解释了查尔莫斯的二元论即坚持自然主义的同时承认物理界不包含一切,而与查尔莫斯属于同一阵容的塞尔则认为“无灵人”的设想并不可能,在介绍二者对立时,钱教授穿插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心灵问题终将被解释的取消主义者观点的解释。钱教授认为查尔莫斯为了论证心灵问题创造了许多新的名词,又把身体和心灵用归于信息,却始终没有进展。

最后,针对心灵问题,钱教授介绍了他独创的泛心论—超绝发生学,从心灵与身体同源的角度,利用认识性还原和嵌套性还原两种方法去认识心灵与身体。

 

评议环节中,岳富林老师首先肯定了钱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强调了钱老师两种还原的可行性,接着提出康德的二律背反有些消极因素,能否用其他方式更好的过渡到超绝发生学的方法。

钱教授从康德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费希特的例子论证了其超绝发生学的合理性。

彭腾跃老师对无限可能世界的合理性以及心灵本源能否在康德哲学中找到替代两方面问题进行了提问。

钱教授再次对查尔莫斯和塞尔的矛盾的核心在于“无灵人”是否能真的存在做出了近一步详细解释,而关于无限可能世界的合理性问题则确实是查尔莫斯假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康德也因为害怕陷入唯我论的境地,而没有深入研究发生学。

周振权老师回忆了2009年跟从钱教授学习哲学的情景,强调了钱教授的讲解术语简洁、通俗易懂的优点,接着提出了自己对查尔莫斯和塞尔关于“无灵人”矛盾的看法。

image.png

徐浩煊同学针对本次报告内容提出:“心灵需要在作为人的主体之中才能称为心灵,哲学家把心灵单独研究是否存在问题?”

钱教授面对徐浩煊同学的提问,回答说:“没有人反对人与心灵是一个整体,但是整体看法可能会引起取消主义,而泛心论中提到的心灵与身体的共同本质就是一种整体的回答。”

潘泽文同学紧接着提出:“发生学的还原与现象学的还原相比,是否更本质更详细更直接?”

钱教授从“直观”对现象学的重要性角度区分了泛心论与神秘主义并介绍了其“直观”与数学的相似性。

之后2023级本科生向钱教授询问了学习哲学的方法和推荐的书目。

钱教授向大家指出不同哲学分支侧重不同,如西方哲学重逻辑,中国哲学重感悟。他建议大家先建立起对哲学的兴趣,可以阅读一些哲学史上的经典并推荐了《做哲学》一书。

最后李慧子老师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傍晚起飞的故事,对同学们学好哲学寄予了满满祝福和期待。本次讲座研讨气氛热烈,给师生留下美好回忆。

 

 

撰稿:孙慧卓

排版:沈小鸿

初审: 周振权 李慧子

复审:  

终审:杨颖育


编辑: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