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根据《四川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四川师范大学2024年“课程思政”工作实施计划》等文件要求,按照《哲学学院2024年课程思政工作计划》安排,2024年4月25日,哲学学院在嘤鸣园B209会议室展开了2024年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教学副院长吴书林教授主持,所有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老师参与了本次研讨。
研讨开始,吴书林教授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提出在教学过程,尤其是在课程思政具体的实施中,既要加强师生之间交流,针对学生的发展、专业学习等进行教学设计,又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老师们要进行团队合作,以“老”带“新”,互相学习,共同完善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研讨过程中,与会老师围绕“课程思政”与教学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朱平老师针对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特点从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教材编写、课程讲授、汉字的演变、蕴含深刻情感的文学作品、授字以理、育人以识五个方面,生动的传达了他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实践。

王鹏老师提出课程思政应该体现在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之中,包括课程的教材选择,课后给学生推荐的专业书目等方面,在授课中要充分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李利老师结合自身授课经验,谈到将中国大事件与中国哲学的关联,在宏观背景下探讨个人的修身,并与现实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的。
其他与会老师也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的参与讨论,为更好的帮助学生发展和推动课程思政落实提出了建设性的见解。
研讨会最后,吴书林副院长对本次课程思政专题研讨进行了总结,认为通过研讨大家提升了思想认识,加强了经验交流,希望各位老师在以后的授课中按照“两性一度”的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撰稿 陈佳欣
初审 张 巧
复审 吴书林
终审 杨颖育
编辑: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