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术讲座】詹姆斯·杨:论音乐与道德的发展
时间:2024-05-21 08:51:57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查看:255
——从孔子到毕达哥拉斯至今

2024年5月13日19时,外国哲学学科建设系列讲座在嘤鸣园B栋209会议室顺利举行。讲座主题是“论音乐与道德的发展——从孔子和毕达哥拉斯至今”,由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哲学系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詹姆斯·杨(James Young)受邀主讲。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王鹏老师主持,周振权、李慧子老师担任评议人,部分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聆听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讲座伊始,杨教授指出道德风尚理论在古代西方和古中国的哲学家们的相关文献中就有所体现。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波埃修斯抑或是孔子、荀子等哲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人们聆听正确的音乐,他们的性格会有所改善,他们也将会变得更有道德,而当人们听到了不好的音乐,他们的道德品质则会变差,使得他们更倾向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第二部分,杨教授引证近现代的哲学家们的论述以及一些系列研究实验指出,有着相当可靠的证据表明,某些音乐流派对性格有着不良影响,比如听重金属音乐与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有关,包括攻击性、犯罪、对社会规范和女性的不尊重,以及焦虑和抑郁等一系列情绪障碍的脆弱性。并指出这影响不在于歌词而是音乐的形式即它所属的音乐流派。

第三部分,杨教授提出了他的理论,我们应该思考这样的道德风尚理论是否正确?“道德风尚理论正确吗?”“音乐能促进道德和社会发展吗?”杨教授指出现在说还为时尚早,但是一些可靠的证据表明,某种版本的道德风尚理论正在说明一些事情。最后,杨教授指出表演音乐,即使是被动地听音乐、也可以促进道德和社会的发展。

评议环节,周振权老师帮与会人员大致梳理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随后以与音乐相关的电影中场景与杨教授展开了讨论。李慧子老师极大赞赏了杨教授对于中国哲学的文献细致且深入的了解并提出关于古中国与古希腊的思想同源性问题,杨教授一一对此做出了回应。到了自由提问环节,与会同学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本次讲座所思所想,杨教授也都详实且生动地给出了解答。

image.png

 

 

撰稿人:张云韬

初审: 

复审: 

终审:杨颖育



编辑:哲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