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求索》2025年第1期,第114-124页。
摘要:相对礼数论而言,春秋时期的礼义论是关于礼的价值意义的学说。鉴于春秋时期的礼流于外在的仪节形式,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开始强调礼的内在价值,形成了礼学史上系统的礼义论。春秋时期的礼义论主要包含四大内容:一是哲学高度的礼与天地并;二是国家视域下的礼为国之常;三是个人角度的人无礼不立;四是道德方面的礼以观德。这四大内容,从天到人,从国家到个人,说明礼义论的价值意义,最后聚焦礼的本质属性。正是因为春秋时期强调了以四大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礼义论,礼才被公认为全社会的规范,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
关键词:礼义;天地;国家;个人;道德
撰稿:高欣颀
初审:杨 燕
复审:雷 勇
终审:杨颖育
编辑:高欣颀、杨燕 审核:雷勇 终审:杨颖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