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术讲座】何光沪:《探索人性——从哲学的角度》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1日
  查看:87
  来源:

2023年12月10日,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学科建设系列讲座之一——《探索人性——从哲学的角度》在狮子山校区嘤鸣园B栋209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何光沪教授主讲,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张生副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张桂权教授评议,哲学学院李慧子老师、彭腾跃老师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何光沪教授以“做个闲人、躺营人生”的茶馆标语为引,介绍了其翻译的一本帮助我们“做人”的书——著名宗教哲学家麦奎利的《探索人性》。本书共有二十个人性问题,何教授在本次讲座上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分别是“何以成人”以及“何为自由”,带领大家一同思考关于人性的问题。

何教授首先指出,我们不是“是人”,而是“成人”,用“becoming”代替了“be”,从哲学角度解释了什么是“人”和“人性”。我们不是在生物意义上是人就可以,而是要真正成其所是,其中最独特的东西就是人性。人生如履,人性如水,人性是从潜能变现实,是一个在变化的、未完成的过程。人性主要有受自然法则支配的人性和受理性法则支配的人性这两种,其中最精妙的就是人按照理性法则不断摆脱自然法则的那部分,这也是我们要学会去做的那个“人”,是人之成为人的绝对价值。

此外,何教授还谈到了人的矛盾、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以及人的终结。麦奎利认为死亡让人有意识,基于此,何教授提出人生观的“哥白尼革命”——不去想为什么是我,而是想为什么不是我。人不是只活在瞬间,而是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未来就是人当下行动的方针,没有终结就不算完成。因此,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人生命的完成。

接下来,何教授讲到“自由”与“自律”。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自由,但自由的基础在于自律,为所欲为不是自由。自由是道德和道德判断的前提,人有自由的同时也就有了责任。除此之外,因为人有自由,所以人是让自然适应自己、自己雕琢自己的,而塑造人本身的自由在麦奎利看来就是创造性。

最后,何教授提出“爱以成人”。独特的人性三要素是自由、心智和创造性,其实际表现为欲之无穷、知之不息,而人性的完成与升华就是良知、悟道和成圣。在同李慧子老师就“爱以成人”中的“爱”是情感之爱还是理性之爱的探讨中,何教授指出此处的“爱”同儒家的“仁”几乎一样,并从情感、伦理、本体三个角度解读何以为“爱”,并提出人道就是现代化的基本原则,现代化是要更人道的世界。

在问答环节,何教授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地回答了同学的提问。正如何教授在讲座开始时说到的“我们之所以阅读是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和可能”一样,本次讲座探索了人性,拓宽了同学们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丰富和提高了同学们自身的自由度和可能性。

image.png

image.png


撰稿:唐史汀

初审:张  

复审:张桂权

终审:杨颖育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哲学学院